【方源】《中國藥典》2015年版1626、1627頁。
【處方】黨參183g、炙黃芪183g、山藥183g、白術(清炒)183g、烏梅225g、陳皮150g、附片(黑順片)150g、肉桂90g、肉蓯蓉(酒蒸)183g、南山楂(炒)225g、砂仁60g、補骨脂183g。
【制法】以上十二味,砂仁粉碎成細粉;其余黨參等十一味加水煎煮二次,第一次1.5小時,第二次1小時,合并煎液,濾過,濾液靜置,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.28-1.30(70℃)的清膏,加入砂仁細粉與適量滑石粉、淀粉及二氧化硅,混勻,制成顆粒,干燥,裝入膠囊,制成1000粒,即得。
【性狀】本品為硬膠囊,內容物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細粉和顆粒;味微酸、苦。
【藥性分析】方中黨參、附片、白術補氣健脾,溫中養(yǎng)胃,共為君藥。臣以炙黃芩、山藥健脾溫中,補氣升陽;肉桂、肉蓯蓉、補骨脂溫腎暖脾。佐以陳皮、砂仁理氣溫中止痛;山楂消食化滯,活血化瘀止痛;烏梅甘酸生津而止痛。諸藥合用,共奏溫中養(yǎng)胃,行氣止痛之功。
【功效】溫中養(yǎng)胃,行氣止痛。
【主治】用于中焦虛寒所致的胃痛,癥見胃脘冷痛、腹脹噯氣、納差食少、畏寒無力;慢性萎縮性胃炎、淺表性胃炎見上述證候者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口服。一次3粒,一日2次。
【注意】胃大出血時禁用;忌食生冷,油膩及不宜消化的食物。
【規(guī)格】每粒裝0.4g。
【貯藏】密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