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醫(yī)文化 > 中醫(yī)名家 > 當代名醫(yī) > 正文

伊尹

信息來源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發(fā)布時間:2018/3/27
摘要:伊尹(公元前1649年—公元前1549年),伊姓,名摯。夏朝末年生于空桑,因其母居伊水之上,故以伊為氏。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,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,也是 ...
伊尹

伊尹 圖片

伊尹(公元前1649年—公元前1549年),伊姓,名摯。夏朝末年生于空桑,因其母居伊水之上,故以伊為氏。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,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,也是中華廚祖。


約公元前16世紀初,伊尹輔助商湯滅夏朝,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?!耙远φ{(diào)羹”“調(diào)和五味”的理論來治理天下,就是老子所說的“治大國若烹小鮮”。他任丞相期間,整頓吏治,洞察民情,使商朝初年經(jīng)濟比較繁榮,政治比較清明,商朝國力迅速強盛。


伊尹歷事商朝商湯、外丙、仲壬、太甲、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,為商朝強盛立下汗馬功勞。沃丁八年,伊尹逝世,終年100歲。沃丁以天子之禮將伊尹安葬于都城亳附近,以表彰他對商朝做出的偉大貢獻。伊尹被后人奉祀為“商元圣”。

從醫(yī)經(jīng)歷

伊摯,夏末商初人?!读凶印ぬ烊稹贩Q:“伊尹生乎空桑?!薄赌印ど匈t》稱:“伊尹為有莘氏女師仆。”在甲骨文中有大乙(即商湯)和伊尹并祀的記載??梢哉f伊尹是中國第一個見之于甲骨文記載的教師。


伊尹出生后,被有莘國庖人收養(yǎng)。耕于莘野,樂堯舜之道。因后被商湯封官為尹(相當于宰相),故以伊尹之名傳世。傳說,他的父親是個既能屠宰又善烹調(diào)的家用奴隸廚師,他的母親是居于伊水(今洛陽伊河)之上采桑養(yǎng)蠶的奴隸。他母親生他之前夢感神人告知:“臼出水而東走,毋顧”。第二天,她果然發(fā)現(xiàn)臼內(nèi)水如泉涌。這個善良的采桑女趕緊通知四鄰向東逃奔20里,回頭看時,那里的村落成為一片汪洋。因為她違背了神人的告誡,所以身子化為空桑。巧遇有莘氏采桑女發(fā)現(xiàn)空桑中有一嬰兒,便帶回獻給有莘王,有莘王便命家用奴隸廚師撫養(yǎng)他。這一神話傳說曲折地反映了伊尹是依水而生的,故命名為伊,而他的母親就是那個采桑的女奴。


伊尹自幼聰明穎慧,勤學上進,雖耕于有莘國之野,但卻樂堯舜之道;既掌握了烹調(diào)技術,又深懂治國之道;既作奴隸主貴族的廚師,又作貴族子弟的“師仆”。由于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遠近聞名,以致于使求賢若渴的商湯王三番五次以玉、帛、馬、皮為禮前往有莘國去聘請他。在今嵩縣空桑澗西南,有個平兀如幾的小山,就是世傳商湯聘請伊尹的三聘臺,而在城南沙溝龍頭村的“元圣祠”右?guī)縿t專修有三聘臺以供后人憑吊。由于有莘王并不答應商湯聘任伊尹,商湯只好娶有莘王的女兒為妃。于是,伊摯便以陪嫁奴隸的身份來到湯王身邊。


《孟子》說:“湯之于伊尹,學焉而后臣之,故不勞而王。”可見伊尹又是中國第一個帝王之師。伊尹教給商湯一些什么知識呢?《孟子·萬章》篇說伊尹“以堯舜之道要湯”,“而說之以伐夏救民”。教湯效法堯舜的以德治天下,為救民而伐夏的方略。


伊尹首先返回伊洛流域和夏桀王遺棄于洛河流域的元妃妺喜相交,通過妺喜了解到夏桀王內(nèi)部的許多重要情報。為了測試九夷之師對夏桀王的態(tài)度,伊尹勸說商湯,決定停止對夏桀王的貢納。結果夏桀大怒,“起九夷之師”攻湯。伊尹看到九夷之師還聽夏桀的指揮,就獻計商湯暫時恢復對夏王朝的貢納,同時積極準備攻夏。夏朝末年,同時出現(xiàn)商湯,周。所以,伊尹經(jīng)歷三代。


大約在公元前1601年,伊尹決定再次停止對夏王的貢納,夏桀王雖再次起兵,但“九夷之師不起”,在政治和軍事上完全陷人孤立無援的困境。伊尹看到滅夏的時機已經(jīng)成熟,便協(xié)助商湯立即下令伐夏。夏桀戰(zhàn)敗南逃,湯在滅掉夏王朝的三個屬國后,揮師西進,很快攻占了夏王朝的心腹地區(qū)——伊洛流域的斟鄩,斟鄩在洛陽附近的伊洛平原,今偃師二里頭村與四角樓村、圪擋頭村之間。此戰(zhàn)是伊尹教給商湯的伐夏戰(zhàn)略,不久夏朝滅亡。


商朝建立后,商湯便封伊摯為尹?!妒酚洝ひ蟊炯o》皇甫謐注云:“尹,正也,謂湯使之正天下?!罢煜隆本褪且陨碜鲃t,作天下楷模,師范天下?!渡袝芬芄Z說“伊尹格于皇天”,是代天言事的。他的話就等于天意,所以,可以說伊尹是太上教師。他曾說:天之生此民也,使先知覺后知,使先覺覺后覺也?!辈⒆苑Q:“予天民之先覺者也,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,非子覺之而誰也?”(《孟子·萬章》)。伊尹以先知先覺自居,把自己的話視為最高教義用以教育人民,大有舍我其誰的派頭??梢娨烈侨珖鴵碛凶罡邘煓嗟娜宋?。


商湯死后,伊尹歷經(jīng)外丙、仲壬,又做了湯王長孫太甲的師保。傳說,太甲不遵守商湯的大政方針,為了教育太甲,伊尹將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環(huán)境中——成湯墓葬之地桐宮,他本人與諸大臣代為執(zhí)政,史稱共和執(zhí)政,并著《伊訓》《肆命》《徂后》等訓詞,講述如何為政,什么事可以做,什么事不可以做,以及如何繼承成湯的法度等問題。在伊尹創(chuàng)設的特定教育環(huán)境中,太甲守桐宮三年,追思成湯的功業(yè)自怨自艾,深刻反省,“處仁遷義”,學習伊尹的訓詞,逐漸認識了自己的過錯,悔過反善。當太甲有了改惡從善的表現(xiàn)后,伊尹便適時親自到桐宮迎接他,并將王權交給他,自己仍繼續(xù)當太甲的輔佐。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,太甲復位后“勤政修德”,繼承成湯之政,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現(xiàn)。商朝的政治又出現(xiàn)了清明的局面?!妒酚洝贩Q“諸侯咸歸殷,百姓以寧”。于是伊尹又作《太甲》三篇,《咸有一德》一篇褒揚太甲。太甲終成有為之君,被其后代尊稱為“大宗”。


根據(jù)陳君儉發(fā)現(xiàn)并且編輯的商周干支年表,伊尹卒于沃丁丁未年,這也是眾多甲骨文為什么記載祭祀伊尹必有丁的緣由。因此有關伊尹的各甲骨文年代,相互關系可以由此一一查證。

人物成就

醫(yī)學


根據(jù)學者考證,伊尹在商的身份除了在政權為相之外,更為重要的身份他還是一個巫師。商是一個非常崇信鬼神的朝代,國家大事小情皆要通過占卜,“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”,因此巫師具有崇高的地位。伊尹是商代第一大巫師,上古巫、史、醫(yī)合一,巫師本身多兼有醫(yī)的功能,如蜚聲遠近的巫彭、巫咸等皆以擅長醫(yī)術聞名,《說文》釋“尹”作“治也”。古文字學家康殷就指出:尹,“象手執(zhí)針之狀,示以針刺療人疾病”;官名尹“同樣是醫(yī)療治調(diào)之意的引申·轉(zhuǎn)化”?!耙烈蓖瑫r具有來自伊水的醫(yī)和相的意思,歸根結底,還是來自伊水的巫師。


西漢國家藏書目錄《漢書·藝文志》,在“道家”類中著錄有伊尹所著《伊尹》五十一篇。班固注曰:湯相。此書又與《太公》、《管子》、《鹖冠子》、《淮南王》等同被班固列為兵家,似又可以當做兵書。小說類著有《伊尹說》二十七篇。班固注曰:“其語淺薄,似依托也?!庇窈椒枯嬝龝小兑烈鼤芬痪?,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也有伊尹篇。


商代給后代留下的最大一筆遺產(chǎn)就是殷墟甲骨文,甲骨文的產(chǎn)生就是由巫師主持祭祀鬼神,占卜吉兇,其中還有關于后代祭祀伊尹的內(nèi)容,在甲骨文中有“伊尹”、“伊”、“伊奭”、“黃尹”諸稱皆指伊尹。甲骨文記載的疾病約有二十多種,如疾首、疾目、疾耳、疾口、疾身、疾足、疾止、疾育、疾子、疾言、蠱、齲等,還有疾年、雨疾、降疾等,雖然不能說與伊尹有直接關系,但伊尹肯定參與過類似占卜活動。


《漢書·藝文志》中有《湯液經(jīng)法》,醫(yī)家都認為此書為伊尹所撰。晉代皇甫謐就認為:“伊尹以亞圣之才,撰用《神農(nóng)本草》以為湯液?!倬罢搹V伊尹湯液為數(shù)十卷,用之多驗?!蹦铣禾蘸刖霸诹袛?shù)古代醫(yī)哲先賢時也不忘伊尹的功績:“昔神農(nóng)氏之王天下也,畫易卦以通鬼神之情;造耕種,以省煞害之弊;宣藥療疾,以拯夭傷之命。此三道者,歷群圣而滋彰。文王、孔子,彖象繇辭,幽贊人天;后稷、伊尹,播厥百谷,惠被生民。岐皇彭扁,振揚輔導,恩流含氣。并歲逾三千,民到于今賴之。”明李梴也歷代上古醫(yī)家圣賢中也記載:“伊尹殷時圣人。制《湯液本草》,后世多祖其法。”


元代王好古撰有《湯液本草》一書,他堅信湯液就是伊尹所創(chuàng)立的:“神農(nóng)嘗百草,立九候,以正陰陽之變化,以救性命之昏札,以為萬世法,既簡且要。殷之伊尹宗之,倍于神農(nóng),得立法之要,則不害為湯液?!?/span>


歷代醫(yī)家皆對伊尹創(chuàng)制湯液的故事深信不疑。元代起的三皇廟中,伊尹已列配享,與上古傳說的醫(yī)家進入醫(yī)家朝拜的殿堂。清代陸以湉記載了京師先醫(yī)廟的沿革情況,在先醫(yī)廟諸位名醫(yī)中,伊尹赫然在位:“京師先醫(yī)廟,始于明嘉靖間。(按:元貞元間建三皇廟,內(nèi)祀三皇并歷代名醫(yī)十余人,至是始定為先醫(yī)廟。)本朝因之,中奉伏羲,左神農(nóng),右黃帝,均南面,句芝、風后,東位西向,祝融、力牧,西位東向,東廡僦貸季、天師、岐伯、伯高、少師、太乙、雷公、伊尹、倉公淳于意、華佗、皇浦謐、巢元方、藥王韋慈藏、錢乙、劉宗素、李杲,皆西向,西廡鬼臾區(qū)、俞跗、少俞、桐君、馬師皇、神應王扁鵲、張仲景、王叔和、抱樸子葛洪、真人孫思邈、啟元子王冰、朱肱、張元素、朱彥修,皆東向,以北為上,歲以春冬仲月上甲,遣官致祭?!?/span>


還有人將黃帝、神農(nóng)和伊尹并稱為“三圣人”的說法:“隱醫(yī)醫(yī)之為道,由來尚矣。原百病之起愈,本乎黃帝;辨百藥之味性,本乎神農(nóng);湯液則本乎伊尹。此三圣人者,拯黎元之疾苦,贊天地之生育,其有功于萬世大矣。萬世之下,深于此道者,是亦圣人之徒也。賈誼曰:古之至人,不居朝廷,必隱于醫(yī)卜。孰謂方技之士豈無豪杰者哉?”


清代徐大椿則認為湯液并不是伊尹發(fā)明的,而是至商代伊尹時開始盛行而已:“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中所載半夏秫米等數(shù)方是已,迨商而有伊尹湯液之說,大抵湯劑之法。至商而盛。非自伊尹始也?!?/span>


1985年,當代名醫(yī)姜春華在《中醫(yī)雜志》撰文指出《傷寒論》與《湯液經(jīng)》的淵源關系。依據(jù)除皇甫謐《針灸甲乙經(jīng)·序》之外,還有一部敦煌石室唐寫卷子本的傳抄本——梁·陶弘景《用藥法要》。該書說:“諸名醫(yī)輩張璣……等,咸師式此《湯液經(jīng)》法?!辈⒓殧?shù)了其中的大小青龍湯、大小白虎湯、大小朱烏湯、大小玄武湯、大小陽旦湯、陰旦湯等。其實關于《傷寒論》來源問題歷代醫(yī)家并不避諱,王好古曾說:“殷伊尹用《本草》為湯液,漢仲景廣《湯液》為大法,此醫(yī)家之正學,雖后世之明哲有作,皆不越此?!鼻宕愋迗@也指出:“明藥性者,始自神農(nóng),而伊尹配合而為湯液。仲景《傷寒》、《金匱》之方,即其遺書也?!?/span>


伊尹的《湯液經(jīng)》在宋代時民間還有殘存,如《普濟本事方》在大柴胡湯方的最后一味藥大黃后即以小字說明:“伊尹《湯液論》大柴胡同姜棗共八味,今監(jiān)本無,脫之也。”[再如朱肱《類證活人書》在桂枝加葛根湯方后注中也說明:“伊尹《湯液論》桂枝湯中加葛根,今監(jiān)本用麻黃誤矣?!薄蛾幾C略例.伊尹湯液論例》也進一步指出:“朱奉議云仲景瀉心湯比古湯液則少黃芩,后人脫落之。許學士亦云伊尹《湯液論》大柴胡湯八味,今監(jiān)本無大黃,只是七味,亦為脫落之也。以是知仲景方皆《湯液》也?!?/span>


伊尹雖然不是最主要的醫(yī)藥行業(yè)神,但大多數(shù)民眾相信,湯液是由他發(fā)明的,湯液的發(fā)明提高了醫(yī)藥的療效,成為中醫(yī)藥學最主要的特色之一。


廚藝


五味調(diào)和說與火候論


伊尹由廚入宰的經(jīng)歷,從史料記述中可知,伊尹先是當過奴隸的,幼年的時候寄養(yǎng)于庖人之家,得以學習烹飪之術,長大以后成為精通烹飪的大師。并由烹飪而通治國之道,說湯以至味,成為商湯心目中的智者賢者,被任用為相,影響較大。以伊尹來比喻技藝高超的廚師的詞語也不少?!耙烈灏尽保冻恕镀甙l(fā)》),“伊公調(diào)和”(梁昭明太子《七契》),“伊尹負鼎”(《史記》),“伊尹善割烹”(《漢書》)等?!尔i冠子·世兵篇》還有“伊尹酒?!钡挠涊d,表明伊尹曾在餐館干過。伊尹建樹卓著,烹飪理論與實踐較全面。記載伊尹烹飪實踐的倒不多,只有說他去見商湯時烹調(diào)了一份鵠羹(天鵝羹)很受青睞。但從《呂氏春秋·本味篇》伊尹說湯以至味那些話來看,他的烹飪理論水平絕對是一流的。雖然他是借烹飪之事而言治國之道,但若無對烹飪理論的研究和烹飪實踐的體會,是不可能說得那么在行、那么精辟的。中國著名烹飪理論學者熊四智先生在《當立伊尹為廚壇始祖》一文中說:伊尹說,烹調(diào)美味,首先要認識原料的自然性質(zhì):“夫三群之蟲,水居者腥,肉玃者臊,草食者膻。臭惡猶美,皆有所以。” 伊尹說,美味的烹調(diào):“凡味之本,水最為始?!?伊尹說,烹飪的用火要適度,不得違背用火的道理:“五味三材,九沸九變,火為之紀,時疾時徐。滅腥去臊除膻,必以其勝,無失其理?!?伊尹說,調(diào)味之事是很微妙的,要特別用心去掌握體會:“調(diào)和之事,必以甘酸苦辛咸。先后多少,其齊甚微,皆有自起?!?伊尹說,烹飪的全過程集中于鼎中的變化,而鼎中的變化更是精妙而細微,語言難以表達,心中有數(shù)也更應悉心去領悟:“鼎中之變,精妙微纖,口弗能言,志弗能喻。若射御之微,陰陽之化,四時之數(shù)。” 伊尹說,經(jīng)過精心烹飪而成的美味之品,應該達到這樣的高水平:“久而不弊,熟而不爛,甘而不噥,酸而不酷,咸而不減,辛而不烈,淡而不薄,肥而不膩。” 與此同時,伊尹又為商湯講了當時可以制作美味的各種名特產(chǎn)品。在中國幾千年烹飪技術發(fā)展長河中,曾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許多的技藝高超的名人,如帝堯時代傳說中的彭鏗、周朝的太公呂望,春秋時代的易牙等。這些人都各有專長,而且在烹飪技術的發(fā)展中都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。伊尹在烹調(diào)技術及其烹飪理論等方面獨樹一幟。廚藝,只是伊尹眾多本領中的一種。伊尹是中國烹飪之圣。如今在中國香港、中國臺灣、新加坡等地中國烹飪的同行也都奉伊尹為中國的“廚圣”、“烹調(diào)之圣”。


軍事


伊尹在軍事方面的活動,主要是參與了滅夏戰(zhàn)爭的策劃、準備與實施。關于湯滅夏之戰(zhàn),史料欠缺,現(xiàn)今所知的有關記載亦多是語焉不詳,尤其是對戰(zhàn)役戰(zhàn)斗的記載極少,難以全面詳實地敘述,但關于滅夏戰(zhàn)略的謀劃、準備和實施,古文獻中略有涉及。通過對這些文獻資料的歸納,我們可以看出伊尹在滅夏之戰(zhàn)中所起到了重要作用及其對軍事認識的深刻和駕馭軍事的杰出才能。他對中國軍事發(fā)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主要表現(xiàn)在以下幾方面:


第一,將人心向背的政治因素用于指導戰(zhàn)爭。


人類社會自從有了階級和國家之后,政治與軍事便形成了一種密切的關系,政治的興衰與戰(zhàn)爭的勝敗密不可分,而人心的向背正是政治形勢的反映,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心向背的內(nèi)容和表現(xiàn)形式又各有不同。在夏商之交,中國處于奴隸社會發(fā)展時期,當時社會生產(chǎn)力不高,占主導地位的社會生產(chǎn)部門——農(nóng)業(yè)的生產(chǎn)水平還很低,還具有對自然不可抗拒的依賴性。有神論的唯心世界觀在人們的頭腦中占據(jù)統(tǒng)治地位,唯天是尊,唯天是教,人們認為上天是人世的最高主宰,一切自然現(xiàn)象和人類行為都受上天支配,這反映到政治上就是神權政治。最高統(tǒng)治者以上天之子自居,其權力和行為被視為上天意志的體現(xiàn),因此,每有重大舉措必祈請上天,祭祀神祖,以求福佑。每次戰(zhàn)爭更是如此,戰(zhàn)前除向上天和神祖祈禱外,還要占卜請示,以決定行動和指導作戰(zhàn)。但就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,伊尹通過對過去戰(zhàn)爭的總結,隱隱約約地發(fā)現(xiàn)政治與戰(zhàn)爭的關系,意識到人心向背對戰(zhàn)爭的影響,于是開始沖破天命思想的束縛,把注意力用于研究人心向背這一因素在戰(zhàn)爭中的作用,初步形成了“視民知治不”(《史記·殷本紀》)的思想,即把民眾是否擁護最高統(tǒng)治者,看作是衡量國家統(tǒng)治興亡的一個重要尺度,進而將這一思想用于指導滅夏戰(zhàn)爭。


為了弄清民眾對夏桀的態(tài)度,伊尹前往夏任官,借機探察民情。當他看到桀“不恤其眾,眾志不堪,上下相疾,民心積怨”的情況后,即大膽判斷“夏命其卒”,認為夏已出現(xiàn)了滅亡的征兆,因而與湯共同下定滅夏的決心。在戰(zhàn)爭準備期間,伊尹仍以此為指導,一方面極力宣傳夏之暴政,進一步促使人們對夏的厭恨;另一方面針對“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”的現(xiàn)實,強調(diào)廣布仁德,寬以治民,并采取一系列具體措施(參見前文湯滅夏之戰(zhàn)),對內(nèi)擴大民眾的擁護,對外爭取其他方國的支持,頌聲四起。不少方國歸附,從而收到了抑彼揚己之功,使人心背夏而向商,九夷不起即為明證,為滅夏戰(zhàn)爭的具體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證。


人心向背影響戰(zhàn)爭的觀點,在今天看來是眾所周知的公理,但在三千多年前的奴隸社會,卻是前無古人的創(chuàng)造。伊尹第一次認識到這一點并用于指導戰(zhàn)爭,不能不說是對中國軍事發(fā)展的重大貢獻。


第二,“上智為間”的謀略。


間諜情報戰(zhàn),在現(xiàn)代戰(zhàn)爭中已不新鮮,但在中國古代早期戰(zhàn)爭或者說在伊尹之前則是未曾有過的。當然在人類早期戰(zhàn)爭中也注意到了偵察敵情的重要,但在神權統(tǒng)治時代,這種偵察只是純軍事的戰(zhàn)場偵察,而沒有深入到敵人內(nèi)部從事情報搜集和瓦解敵人關系的工作。只有當伊尹認識到民心向背對戰(zhàn)爭的作用之后,才以到夏任官的名義打入夏王朝內(nèi)部開展情報工作。如果說伊尹第一次赴夏是為了偵察夏王朝的政情民情,以便制定滅夏計劃的話,那么第二次赴夏則不僅僅是為了了解情況,而且還利用所掌握的情報,聯(lián)絡夏臣和當時已失寵于桀的妹嬉,擴大敵人內(nèi)部的矛盾,以削弱其實力,為后來滅夏戰(zhàn)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。據(jù)《竹書紀年》載:桀“命扁伐山民,山民送女于桀,二人,曰琬、曰琰。后愛二人,……而棄其元妃于洛,曰妺嬉(喜)氏,以與伊尹交,遂以亡夏。”《呂氏春秋》亦有類似記載,充分肯定了伊尹用間的作用。后來孫武總結說:“能以上智為間者,必成大功,此兵之要,三軍之所恃而動也”(《孫子·用間》)?!坝瞄g”的重要性隨著戰(zhàn)爭的發(fā)展越來越受重視,而伊尹作為中國軍事史上“用間”第一人,其功勞不言可知。


第三,根據(jù)敵我力量變化選擇有利戰(zhàn)機。


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,而是不斷運動發(fā)展的,能否運用發(fā)展的觀點,根據(jù)形勢的變化決定行止進退,是謀事成事的關鍵。對于戰(zhàn)爭而言,能否正確認識判斷形勢并選擇有利戰(zhàn)機顯得尤為重要。


商湯經(jīng)“十一征”后,不僅剪滅了親夏的方國,而且擴大了統(tǒng)治區(qū)域,實力大增,滅夏的戰(zhàn)爭準備工作業(yè)已完成。當時夏王朝內(nèi)部矛盾更加尖銳,呈現(xiàn)出分崩離析之勢,在此形勢下,向夏發(fā)起最后總攻的時機似乎已經(jīng)成熟。但伊尹為確保戰(zhàn)爭的勝利,考慮到夏雖然已近末日,然而它為中原之主已歷時 400 余年,其聲威余緒,不可忽視;再者商為夏之方國,商伐夏有以下犯上之嫌,沒有十分的把握不可輕動,因此認為一定要等大多數(shù)方國都不支持夏桀時方可進攻。于是為試探各方國諸侯的人心向背,伊尹建議湯停止向夏進貢,以觀反應,桀怒而“起九夷之師”,準備大舉伐商。伊尹見九夷等方國仍心向夏桀并聽從桀的調(diào)遣,因此認為決戰(zhàn)時機沒有完全成熟,遂與湯復朝貢謝罪,假意忠誠以伺時機。第二年伊尹建議再次絕貢,桀又召諸侯在有仍(山東濟寧南)會盟,準備伐商,此次不僅九夷之師不奉夏命(《說苑·權謀》),而且有緡氏(山東金鄉(xiāng)南)首先叛反(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)。伊尹看到形勢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,夏桀已完全陷入孤立,認為時機已經(jīng)成熟,抓住這一有利時機,立即向夏發(fā)起總攻,結果大獲全勝,一舉滅夏。


在天命思想占統(tǒng)治地位的時代,伊尹不是通過占卜、觀象來決定是否發(fā)動和何時發(fā)動戰(zhàn)爭,而是根據(jù)對客觀形勢的分析,充分認識人在戰(zhàn)爭中的主導地位,由人〈即他自己〉來把握和選擇戰(zhàn)機,實屬難能可貴。


伊尹在軍事上的成就除以上幾個方面以外,在前文所述的諸如孤立敵人、壯大自己、迂回包抄和切斷敵人后路等都有其獨到之處,但其最突出的貢獻則在于不受時代的束縛,大膽沖擊天命觀禁錮,較清醒地認識到人在戰(zhàn)爭中的主體作用;其戰(zhàn)略和選擇有利戰(zhàn)機均得于人心向背影響戰(zhàn)爭勝敗的觀點,這對于中國軍事的發(fā)展尤其是戰(zhàn)略學說的建立,作出了重要的貢獻,不愧為中國軍事史上第一個軍事謀略家。

著書論作

《汝鳩》《伊訓》。

軼事典故

以鼎烹說湯


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,原名伊摯,尹為官名,甲骨卜辭中稱他為伊,金文則稱為伊小臣。


相傳伊尹生于伊水邊,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,以耕地為生,地位雖卑,而心憂天下。他見有莘氏國君有賢德,想勸說他起兵滅夏。為接近莘國君,他自愿淪為奴隸,充任有莘國君貼身廚師。國君發(fā)現(xiàn)其才干,提拔為管理膳食之官。經(jīng)長期觀察,伊尹終于發(fā)現(xiàn),有莘氏與夏同姓,均為夏禹之后,血緣聯(lián)系難以割斷,況且有莘國小力弱,不足以擔當滅夏重任,只有湯才是理想人選,決定投奔湯。


其時湯娶有莘氏之女為妃,伊尹自愿作陪嫁縷臣,隨同到商。他背負鼎俎為湯烹炊,以烹調(diào)、五味為引子,分析天下大勢與為政之道,勸湯承擔滅夏大任。湯由此方知伊尹有經(jīng)天緯地之才,便免其奴隸身份,命為右相,成為最高執(zhí)政大臣。


伊尹不僅是輔佐湯奪取天下的開國元勛,還是后來三任商王的功臣,因此,伊尹在甲骨卜辭中被列為“舊老臣”之首,受到隆重祭祀,不僅與湯同祭,還單獨享祀。


發(fā)明湯藥


有資料記載中藥湯劑創(chuàng)始人就是伊尹。相傳伊尹很有學問,天文地理無所不通,最拿手的是用草藥為人治病,藥到病除,人稱活神仙?!妒酚洝ひ蟊炯o》有“伊尹以滋味說湯”的記載?!顿Y治通鑒》稱他“憫生民之疾苦,作湯液本草,明寒熱溫涼之性,酸苦辛甘咸淡之味,輕清重濁陰陽升降走十二經(jīng)絡表里之宜?!薄都滓医?jīng)·序》亦謂“伊尹以亞圣之才,撰用神農(nóng)本草,以為湯液?!睆摹妒窌酚涊d中可以看到伊尹對中藥湯劑的研究有多么深奧。


大濩樂舞


湯即位之初,商王畿之內(nèi)連續(xù)五年大旱,驕陽如火,河井枯竭,田地龜坼,草地枯萎。湯命史官在郊外燃燒積薪,以牛羊豕作為犧牲,祭祀上帝。湯祈禱時引咎自責,列舉六條自己可能犯的錯誤,哀求上帝賜福降雨,但毫無效果。大旱延續(xù)到第七年時,湯又在桑林之地設壇,祭天求雨。史官占卜后說,要用活人作犧牲,上帝才肯降雨。湯認為,祈雨本是為民,豈可再又殘害于民?便決定由自己充任犧牲。他剪去頭發(fā)指甲,沐浴潔身,向上天禱告:“我一人有罪,不能懲罰萬民,萬民有罪,都在我一人,勿因我一人之過,而傷害村民性命!”禱畢便坐到柴堆上。正當巫祝要點火燃柴,大雨驟然而來,萬民一片歡呼,作歌頌揚湯的德行,樂曲取名為“桑林”,又名“大”,后人稱其為“湯樂”。


成湯滅掉暴君夏桀后,命大臣伊尹改編這一舞蹈,就是《大濩》,持矛以舞,象征成湯東征西怨,南征北怨,救護萬民,因此稱“護”[古代濩和護(護)相通]?!洞鬄C》雖然是武舞,但音樂寬厚溫和,充滿勸善仁愛的厚義。吳國公子季札欣賞《大濩》后,感嘆地說:“圣人之弘也,而猶有慚德,圣人之難也?!保ㄊフ呷绱藗ゴ?,仍會為不足感到慚愧,做圣人真是不易呢!)


這里不但有鏗鏘的音樂,還有美妙的萬舞,萬是一種舞的專名。此外還有“嘉客”,就是唐堯、虞舜和夏禹的后代子孫以及諸侯們,前來助祭的??梢韵胂竦竭@種典禮是怎樣隆重了。并且祭的第二天,按例還有舉行一次祭的,叫做“肜”祭。


詩經(jīng)中有詩《那》記載了大濩樂舞:

猗與那與,置我鞉鼓。奏鼓簡簡,衎我烈祖。

湯孫奏假,綏我思成。

鞉鼓淵淵,嘒嘒管聲。既和且平,依我磬聲。

於赫湯孫,穆穆厥聲。

庸鼓有斁,萬舞有奕。我有嘉客,亦不夷懌。

自古在昔,先民有作。

溫恭朝夕,執(zhí)事有恪。顧予烝嘗,湯孫之將。


商湯見伊尹


昔者湯將往見伊尹,令彭氏之子御。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:“君將何之?”湯曰:“將往見伊尹。"彭氏之子曰:“伊尹,天下之賤人也。若君欲見之,亦令召問焉,彼受賜矣!”湯曰:“非汝所知也。今有藥于此,食之,則耳加聰,目加明,則吾必說而強食之。今夫伊尹之于我國也,譬之良醫(yī)善藥也,而子不欲我見伊尹,是子不欲吾善也!”因下彭氏之子,不使御。

人物紀念

伊尹墓


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谷熟鎮(zhèn)南三公里處(虞城縣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內(nèi))。始建于3500多年前,舊時占地數(shù)十畝,墓前有伊尹祠,內(nèi)塑其像,歷代修葺。墓冢高3米、周長46米,周圍一片古柏環(huán)繞。墳前墓碑為清同治年間所立,長方形,圓頂方座,碑高2.05米,寬0.48米,厚0.18米。篆字題名:“商元圣墓”(即伊尹墓碑)。1981年,“虞城伊尹墓”作為辭條收入了《中國名勝詞典》。


每逢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、四月初八、九月初九,這里都有伊尹廟會,本地及附近的安徽、江蘇、山東等地數(shù)百里成千上萬的人們都會來此朝會。1984年,政府對伊尹墓進行了重修。該墓被列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

《竹書紀年》:沃丁既葬伊尹于亳,咎單遂訓伊尹事,作《沃丁》。

《呂氏春秋》記載:“伊尹卒葬南亳”。

《通鑒外紀》記載:“伊尹生于空桑,卒葬南亳。”

《商丘縣志》記載:“伊尹百歲歿,帝沃丁以禮致葬于亳,即其地也?!?/span>

《重建伊尹殿記略》載:“谷熟之南舊縣,即古亳故墟,有冢畝余,世為伊冢,冢前建祠,祠設其像?!苯竦昙l(xiāng)魏堌堆村后伊尹墓即此。

《后漢書·東漢郡國志》:“梁國谷熟縣有南亳,寧陵有葛伯也?!?/span>

《大明一統(tǒng)志》:“伊尹墓,在歸德州城東南四十里,墓前有廟?!?/span>

《大明一統(tǒng)志》:“亳城,在歸德州城東南四十五里,契父帝嚳都亳,湯自商丘遷焉。湯居亳,與葛伯為鄰,即今寧陵縣葛鄉(xiāng),亳乃今谷熟縣也。蒙為北亳,即景亳,湯受命之地。谷熟為南亳,湯所都?!?/span>
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:《禹貢》豫州地。古曰商丘《左傳》:高辛氏子閼伯居商丘。商湯為亳邑地。

《宋州從政錄》載:“伊尹墓,在谷熟鎮(zhèn),有廟。”

《三家注史記·殷本紀第三》:括地志云:“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,即亳,湯都也?!?/span>

范文瀾《中國通史》注:“南亳,在今虞城縣谷熟南里許。”


伊尹祠


伊尹祠,坐落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西南20公里的魏崮堆村內(nèi),位于伊尹墓前,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?,F(xiàn)存的祠堂包括:圣母冼姑殿、伊尹大殿、伊尹夫人殿、花戲樓。此三殿是元朝張之忠和侯有造所建,明萬歷年間重修。


祭祀


山東省曹縣伊尹祠,據(jù)《皇覽》載:“己氏城有平利鄉(xiāng),鄉(xiāng)有伊尹?!薄9偶菏铣羌唇癫芸h楚天集,平利鄉(xiāng)即殷廟村。殷廟村在楚丘西二十余里,西望湯陵,前有神祠,名曰“元圣祠”,為明代知縣范希正重建,其規(guī)模與湯陵同例。民國時幾經(jīng)烽火,至新中國建立后,僅存徑五步、周十五步、高丈二之古墓一丘,正殿三楹,拜三楹,伊尹等塑像,及徑五尺周丈五高七尺重兩千斤之大鐘一口,和部分殘斷碣。十年浩劫祠墓夷為平地,碑碣大鐘亦蕩然無存。近幾年,曹縣政府為弘揚民族文化,新建了墓祠。


河南嵩縣城南沙溝龍頭村,明代曾重修過的“元圣祠”。祠堂有副對聯(lián)說:“志耕莘野三春雨,樂讀尼山一卷書”。上聯(lián)說的是伊尹事耕桑于莘野,下聯(lián)是說孔丘著書于尼山??梢姽湃耸前岩烈涂浊鸬攘魁R觀的,一個是元圣,一個是至圣。1983年春,中國考古工作者在今洛陽市偃師市西洛河北岸尸鄉(xiāng)溝一帶發(fā)掘的商城遺址,懷疑此處為商都西亳,進而推斷伊尹死后葬于此處,但洛陽至今仍沒有發(fā)現(xiàn)伊尹墓。

原標題:伊尹
上一篇:鬼臾區(qū)下一篇:少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