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醫(yī)文化 > 中醫(yī)古籍 > 其它 > 正文

藥征續(xù)編

信息來源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發(fā)布時間:2018/4/23

《續(xù)編》序

孔子曰∶精義入神,以致用也。醫(yī)藥之道,茍不精義,致用也難矣。其觀象索本,知幾通變,非天下至精,孰能與于此哉?仲景氏出,方法悉備,其書雖存,而知意味者鮮矣。于是治疾之要,唯知隨證,而不知觀證之有法也。其論藥能方驗藥功,混為一,終不辨本性也。

如斯而得入神,孰不為良醫(yī)耶?村井大年,肥后人也,篤信吾先考東洞翁。治舊,起廢疾,名聲振四海。頃者集《藥征》不載之藥品,稽古征今,審其功能,作《藥征續(xù)編》,大年之精斯道也。讀此書而觀其所論,則可知焉。


寬政丙辰仲冬平安吉益猷修夫序

赤石脂

主治水毒下利。故兼治便膿血。

考證

桃花湯證曰∶下利便膿血。

赤石脂禹余糧湯證曰∶下利不止。

上二方,赤石脂各一斤。

烏頭赤石脂丸,證不具。

上一方,赤石脂一兩。

據(jù)此三方,則赤石脂,治水毒下利不止便膿血明矣。

互考

赤石脂配干姜,則治腹痛下利。若無腹痛,則不配干姜。

烏頭赤石脂丸,證不具。但云治心痛徹背,背痛徹心者,雖然,此方豈惟治心背徹痛乎?后世誤載之《金匱要略·心痛》病篇內(nèi)。故世醫(yī)皆以為但治心痛之方也。按∶此方本當(dāng)在六經(jīng)病篇內(nèi),某證條下,而治心痛徹背,背痛徹心者矣。今詳前后之條,及病證方法,蓋厥陰病,蛔厥,心痛徹背,背痛徹心,下利惡寒者主之。當(dāng)是同甘草粉蜜湯,大建中湯等,在烏梅丸之前后矣。《外臺秘要》第七心背徹痛方內(nèi)曰∶仲景《傷寒論》,心痛徹背,背痛徹心,烏頭赤石脂丸主之。小注云∶出第十五卷中。然則是本《傷寒論·蒸陰病》篇內(nèi)方,而必有前后之證存矣。何以言之?則蜀椒治蛔厥。干姜治下利腹痛,烏頭、附子,并治四肢厥逆,赤石脂惟治下利。由此觀之,此方豈惟治心背徹痛乎?余嘗疑烏梅能治蛔,故蛔厥心痛徹背,背痛徹心,則此方不可無烏梅矣。然則烏頭是烏梅之誤矣乎?凡仲景之方,無烏頭、附子并用者,則益知烏頭是烏梅之誤矣。又按∶《外臺秘要》第七久心痛方內(nèi),有范汪療久心痛方,又名烏頭赤石脂丸。方內(nèi)有桂心,(桂心即桂枝,唐方皆以桂枝為桂心)無附子,此為異耳?;蛞筛阶邮枪鹬χ`矣乎?桂枝能治上沖而厥者,烏頭、附子,本同物同功,并存以俟明者試效而已。

桃花湯方曰∶赤石脂一斤,一半全用,一半篩末,是分赤石脂一斤以為各半斤。干姜一兩,粳米一升,以水七升,煮米令熟,去滓,取七合,又取半斤赤石脂末內(nèi)方寸匕,溫服,一日三服。后內(nèi)赤石脂末方寸匕者,未知何故也,宜隨仲景之法施之?!锻馀_秘要》引崔氏方,阮氏桃花湯,分兩法,則與此不同,可考。

品考

赤石脂理膩粘苦綴唇,鮮紅桃花色者為上品,近年佐渡州所產(chǎn)者是也。凡方有桃花名者,以

栝樓根

主治渴。

考證

柴胡桂枝干姜湯證曰∶渴而不嘔。

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證曰∶發(fā)渴者。

上二方,栝蔞根各四兩。

栝蔞桂枝湯,證不具。

栝蔞瞿麥丸證曰∶其人若渴。

上二方,栝蔞根各二兩。

栝蔞牡蠣散證曰∶渴不差者。

牡蠣澤瀉散證不具。

上二方,栝蔞根諸藥等分。

據(jù)此諸方,則栝蔞根治渴明矣。凡渴有二證。煩渴者,石膏主之,但渴者,栝蔞根主之。

是宜分別而治之。按栝蔞根者,蓋兼治口中燥渴及粘者,然是非栝蔞根一味之主治也。合用而后見其妙,要宜考之于柴胡桂枝干姜湯,栝蔞桂枝湯二方。

互考

栝蔞桂枝湯證,不具。然太陽病,其證備云,則是全備桂枝湯證之謂也。但身體強幾幾然云者,豈獨栝蔞根所主乎?幾幾然,是項背強急之狀也。故桂枝加葛根湯證曰∶此方蓋于桂枝加葛根湯證曰∶項背強,幾幾然,則幾幾然,是為葛根之證明矣,余故曰∶此方蓋于桂枝加葛根湯方內(nèi),加栝蔞根二兩,煮法水率,亦皆根據(jù)桂枝加葛根湯法,而不根據(jù)桂枝湯法也。

豈不其征乎?然則益知此方者,是桂枝加葛根湯證全備而渴者主之。《類聚方》不載此方,水率煮法者誤也。

牡蠣澤瀉散,證不具。此方七味等分之劑,而不知何以為主藥也?然今此謂大病瘥后,從腰以下有水氣,則必有渴證明矣。故有栝蔞根也。

辨誤

《爾雅》曰∶果之實栝蔞。郭璞曰∶今齊人呼之為天瓜。李巡曰∶栝蔞子名也。據(jù)此說,則根名果,子名栝蔞。凡仲景之方,栝蔞桂枝湯,栝蔞瞿麥丸,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,及牡蠣澤瀉散,柴胡桂枝干姜湯二方內(nèi),栝蔞皆當(dāng)作果。若作栝蔞,則當(dāng)須加根字。不然,與子相混,不可不改焉。又小陷胸湯,瓜蔞薤白白酒湯,瓜蔞薤白半夏湯,枳實薤白桂枝湯方內(nèi),瓜蔞實皆當(dāng)作栝蔞也,實字當(dāng)削之。李時珍曰∶栝蔞即果二字音轉(zhuǎn)也,亦作KT,后人又轉(zhuǎn)為瓜蔞,愈轉(zhuǎn)愈失其真矣。時珍之說非也,栝蔞決非果音轉(zhuǎn)也,《爾雅》豈以音轉(zhuǎn)注之乎?瓜蔞KT,后世假栝蔞之音者也。KT本見《靈樞經(jīng)》,蓋俗字,誤見于經(jīng),后

品考

栝蔞二品,其色赤,一其色黃,但其根不異,通用而可也。雷曰∶圓者為栝,長者為蔞,亦屬牽強。今藥肆所有者,土瓜根混賣,不可不擇也。蓋土瓜根,短如甘薯,味苦。天瓜長如薯蕷,最大,味甘微苦,宜以此分別也。若無此物,則天花粉可權(quán)用。其色如雪,握之又作雪聲,不貼銀器者佳。

原標(biāo)題:藥征續(xù)編